close

前言

寫給有志於來馬爾地夫當教練的人。從事服務業,要提高競爭力不外乎降低價格或是提高服務品質,在馬爾地夫是主打高端市場,所以降低價格是不明智的選擇,提高服務品質,就能提高收入,因為客人會買單。水中攝影就是提高服務品質的方法之一,能提供這樣的服務的話,就會大大加分。

 

本文也是寫給來馬爾地夫的遊客。馬爾地夫飯店的潛水中心,多半會提供潛水或浮潛活動時的攝錄影服務,讓你可專心享受馬爾地夫的美景,而不用擔心攝影裝備過重、不小心進水、後製花時間等問題。你如果了解攝影師的工作內容,就更可以了解這樣的服務可以帶給自己什麼樣的樂趣,也方便和攝影師配合。

 

客製化和個性化

對於在馬爾地夫工作的人來說,影片裡頭出現的場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是對來馬爾地夫度假的人來說就不同了,這裡是浪漫、迷幻又華麗的海洋天堂,如果能在影片中加入很多島嶼的元素,例如不同顏色的海水層次,就很有馬爾地夫的味道,拿回家給親朋好友看,他們就能一眼看出這是在馬爾地夫拍攝的。也就是說,攝影師要能從客人的角度出發了解客戶的需求,不能只是拍他自己想要拍的片段就好,如果攝影師其實只對海底的生物有興趣,卻不想拍客人,這樣的影片就比較不受歡迎,因為如果想要海洋生物的影片,去買BBC的紀錄片就好了,畫質高又有很詳盡的旁白。

 

我想要我自己的影片!

 

例如:有些人特別買了新的裝備要秀給朋友看,如果在家裡,總不能穿在身上吧!但是卻可以直接秀影片!秀出屬於自己的品味和回憶。

 

攝影師兼剪輯師兼導演兼製片

因為是小成本小規模的製作,攝影師必須身兼數職,包括導演,特別是當大多數客人都不是模特兒的時候,直接把攝影機擺在客人面前,只會拍到許多尷尬、不知所措的畫面。攝影師必須引導客人,必須和客人互動,例如主動搞笑就是很普遍的方式。

 

好的片尾會有參與的客人的名單以及影片,攝影師通常會利用一開始講解的時候讓大家入鏡,這樣在片尾才有影片可以放。也就是說,攝影師拍攝的時候就要想到該如何後製。

 

運鏡和取景角度

運鏡時要順暢,盡量平順不要來回,除非有大物體出現,這時才先拍潛水員再拍大物。要拍遠方的海洋生物,例如有一隻鷹魟游過去,要確保鷹魟在畫面的中間,有時候因為不同播放媒介的關係,例如在4:3和在16:9的電視播放HD影片的話,會有一部分被裁掉。

 

除了考慮運鏡的移動,還要考慮距離。在水下要盡量靠近一點拍,一般的攝影機如果有放大縮小的功能,通常放大後的畫質會很差,畢竟是在水裡,除非是很專業的攝影機。所以攝影師多半會穿長蛙,盡量把身上的裝備減輕,才能拍出好的畫面,如果你去度假潛水只是想要放鬆,這種耗費體力的工作就交給攝影師去做就好了。自己去追拍動物,除了有脫隊的可能,也會耗氣比較快,更有可能上上下下。例如:有與海龜浮潛的行程,如果我早上有潛水,我下午就盡量不會去拍浮潛,因為海龜時常浮到水面上換氣後又立刻往下潛到10公尺,如果早上已經潛過水,身體已經累積不少氮氣,這樣上上下下拍會比較危險,要很注意電腦錶顯示的上升速率。

 

攝影師會盡量拍你的正面,你可能會覺得好像有人在監視你,不過,這是因為在水下穿了很多裝備,即使拍正面都有點難認出誰是誰,更何況拍背面。同時攝影師會盡量避免其他人的蛙鞋入鏡,如果你跟其他人游的太近,攝影師就比較難抓角度,所以有些客人會包船、包導潛和包攝影師,確保拍出來的效果夠好,不會受他人干擾。

 

盡量不要從上往下拍,除非像是沙丁魚大遷移。在水下盡量和物體保持在同樣的深度。要特別注意,很多攝影師喜歡在一開始入水的時候拍太陽,這是為了要讓場景有連續感,但是要注意安全,因為你如果不能靠吞口水來達成耳壓平衡就不要拍這樣的畫面,因為你邊拍邊下沉,又無法空出手來捏鼻子,可能會讓耳朵受傷。切記,自己身體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全有全無律

不要有拍攝物體入鏡一部分的情況發生。要把夫妻檔、情侶檔視為一體,用手勢溝通,讓他們在一起入鏡。

 

和工作伙伴建立默契

要怎麼知道攝影師好不好呢?除了直接看成品是否充滿熱情、幸福、質感等情緒以外,在現場就可以觀察出一些端倪。

 

顧客會不會買你的DVD,除了就攝影技術以外,還有你跟其他同仁的關係,如果你跟其他同仁感覺不是同一個Team,很像兼差或是外包的話,顧客自然會覺得不想要買這個團隊的產品。

 

例如潛水的時候,出海前都要做簡報,如果當天負責簡報的導潛沒有介紹攝影師,直接忽略了他,這樣的感覺會很不好,感覺其他人不在意你,不在意你提供給顧客的服務。也就是說這個Team出現了裂痕。

 

攝影師要和其他教練和船員建立默契,默契建立好了以後,可能光聽你的一兩句話就知道你要幹嘛,很像一種暗號。例如你說HelloCiao,船員就知道要對鏡頭揮手。最理想的情況是其他教練夥伴本身也懂攝影,或是擔任過水攝的工作,這樣才能從攝影師的角度思考怎麼讓顧客配合,在既不影響原本潛水流程的情況下,又能拍出高品質的影片,提高潛水店的收益。

 

和顧客的關係

顧客會不會買你的DVD,除了看你和其他同事的互動,也會看你和其他客人的互動,他會買你的DVD有時候單純只是因為喜歡你這個人。或許攝影師私底下是個嚴肅的人,但是工作的時候如果能保持微笑,主動噓寒問暖,或是做一些讓顧客開心或覺得窩心的事,就容易賣出DVD

 

拍攝片段長度

通常一個片段大概是5秒到6秒。太短的話,加上轉場特效後會太短,太長的話會太單調。

 

如果是拍攝有帶有資訊的題材,例如地圖、導潛做手勢溝通、要定格久一點,才能看清楚。定格除了可以利用拍攝的時候停留,也可以利用Final Cut Pro X來後製。

 

氣泡和水珠

別忘了入水後要檢查鏡頭有沒有氣泡。如果你調自動對焦,通常會對在鏡頭上,結果所有的畫面都是糊的。

也要注意水珠問題,如果已經回到船上,可以利用乾的毛巾清理,不要用濕的毛巾清理,不然鏡頭看起來會髒髒的霧霧的,出現了原本不想要的濾鏡效果。如果是在水面上拍攝客人跳海的瞬間,可以跟著入水後拿起來再繼續拍,可以改善水珠沾附的情況。

 

光線

最好在0-20公尺的深度拍,超過20公尺拍出來的效果會有嚴重的色偏。

 

如果有水下燈具,直接照攝影機鏡頭並不會怎樣,通常攝影機會自動調整光圈大小。在船上拍攝的時候,要注意馬爾地夫的船多有頂蓋,所以躲在天花板下臉會比較暗。解決的辦法當然就是換角度或是在比較亮的地方進行簡報,這要請其他教練配合。

 

如果當天是陰天,要注意光圈會變大,合焦範圍會變小,解決的辦法是不要拍微距,如果真的要很近拍小動物,我會選擇用可錄影的單眼加微距鏡頭來錄影,並加上燈具。

 

濾鏡

有些防水殼會內建濾鏡,可以直接切換。通常拍浮潛客人的臉的時候,不會用紅濾鏡,但在水下拍海洋生物的時候,就會用紅濾鏡,如果要同時入鏡,可考慮補光或是用紅濾鏡,再靠軟體白平衡補救。如果濾鏡用的好,後製起來就會比較省事。如果是用單眼錄影的話,可以用MagicFilter濾鏡。。

 

拍攝對象的優先權

就潛水來說,要了解你的客人的潛水技術來決定拍攝的優先順序,例如耗氣快的要先拍,再拍耗氣慢的,也就是說客人入鏡的時間要分配好,盡量讓每人入鏡的時間都差不多。就敘事的手法來看,拍攝的過程盡量交替不同的主題,如果拍攝的過程無法達成,可以利用軟體剪輯來完成。

 

如果人和魚要同時入鏡,必須慎選場景,因為魚要游的夠慢才行,像是清潔站就是很好的場景,因為魚會停在那。如果魚游的很快,這時候就只能拍魚,想要拍快速游泳的魚和人,通常成果不會太好。

 

另外,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成長記錄非常寶貴,所以如果以小孩下水,攝影師通常會花比較多時間拍小孩。

 

應當避免的拍攝主題

如果拍攝的對象有中年婦女,應該避免在尚未穿上防寒衣的時候拍攝,簡單來說,身材可以靠防寒衣來修飾。通常不要拍裸體,除非對象的身材很好很年輕,或是身上有很漂亮的刺青。有時候拍男人幫女人穿上防寒衣的效果也很不錯。

 

如果是拍浮潛,通常不會拍女性從下往上走樓梯回船上的畫面,因為會拍出身材的缺陷,會很尷尬,很不禮貌,除非對方年輕貌美,對自己的身材很有自信。

 

常見的拍攝場景

導潛拿燈光照洞穴,這時候要怎麼拍出感覺?我通常是先靠近側拍,然後可以轉身到潛水客人的背後拍洞穴,也就是要引導你的觀眾了解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另一個場景,客人拿相機拍照,我會過去和他肩並肩拍攝,最後他可能會轉過來看攝影機,並打招呼。多拍幾次就會知道什麼樣的場景時常出現。

 

拍攝泳速快的動物

在馬爾地夫有個著名的賞鯨鯊點叫Maamigili,為在South Ari Atoll的東南邊,Maamigili也是國內線機場的地點,很好認。看到很多小型飛機起降就是了。

 

Maamigili會有非常多的船來來回回移動,所以要很注意安全,你可以看到一百個人同時在海上游,不誇張。如果你上升的時候沒有其他浮潛客,那就要打SMB,同時要帶小型的捲線器,大型的捲線器會讓你的水阻增加,所以比較不建議帶,最好捲線器小到可以收進BCD的口袋。要非常熟練SMB的施放操作,絕對不要讓線纏在身上或把SMB掛在身上,萬一SMB在水面被船的螺旋槳捲進去,你也會被捲進去!

 

在拍攝鯨鯊的時候,動作要快。也就是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入水的速度,入水的時候注意不要往螺旋槳的方向倒,尤其穿長蛙不能直接邁步入水,不然塑膠片或碳纖片可能會斷掉,所以用背滾式,入水後立刻去拿相機。要聽船長指揮,但也要催促他,ok了嘛ok了嘛?同時要和船長有好的默契,溝通上沒問題,工作起來才會有效率。除了水上要快,在水下也要快。怎麼快呢?要改變裝備的組態,也就是說,要背小氣瓶,要把配重減少,要減少配重,就不要穿太厚重的衣服,可以只穿水母衣。我知道有些攝影師甚至不戴電腦錶,但我個人還是會戴,畢竟電腦錶的體積已經可以做到跟普通腕錶一樣,不會增加太多水阻和重量。杯小氣瓶就要更注意氣瓶殘壓,不要把氣用完還不自知。

 

另外,心情要平穩,也就是說,你要看過大風大浪,你如果是第一次看到鯨鯊,難免會太過興奮,於是就會犯很多錯誤,例如StandbyRec的狀態沒搞清楚,該錄的時候讓攝影機Standby,不該錄的時候按下Rec。所以你一定要是個很有潛水經驗且看過很多動物的人,同時又最好是個可以控制情緒的人,才可以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

 

 

裝備的保養

別忘了,如果是兩潛,中間休息的時候別忘了用淡水沖防水殼。或是泡在淡水裡,以防止結晶在鏡頭上。

 

任何的震動對於電子零件都是傷害,在運送的過程中盡量避免震動,要有緩衝,可以利用救生衣的泡綿或是毛巾來保護攝影機或相機。

 

多台相機同時作業

如果有多台相機的話,會比較複雜,得學會一些非線性剪輯的技巧,要利用Final Cut Pro X來整理這些影片片段。當然,如果不會利用關鍵字或是其他方法來整理片段的話,直接把兩台影片的檔案都拖到時間軸,再穿插進也可以。

 

片頭和片尾

要有所有教練和所有客人的影片。如果要讓員工入鏡,最好請他們揮手。看起來比較熱情也比較開心。可以營造影片所要的氣氛。

 

一開始學後製,可以先從觀察開始。多看電影,多看看別人怎麼處理文字特效,嘗試去做一些跑馬燈特效,看看效果如何。也可以嘗試多畫面,這時候就可以利用畫面的變形縮放和平移來達成。例如畫面右邊有跑馬燈顯示客人的姓名,畫面左邊顯示所有客人揮手的畫面。可以發揮創意的地方很多。

 

後製後的影片總長度

每家潛店的標準通常不一樣,標準比較高的潛店,可能會要求至少要18-20分鐘,埃及收費比較低廉的店家,可能只要求10-12分鐘。拍攝時要注意是否已經累積足夠的素材供後製。

 

後製工作環境

在馬爾地夫飯店工作的攝影師比較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後製,因為客人都待在飯店,而且可能至少隔天才走。潛水的影片比較有充足的時間後製,因為潛完水至少要等18小時才能搭水飛,可以確保客人不會立刻走掉,浮潛就比較難說。就其他潛點的工作情況來說,好比說在埃及紅海,客人可能來自不同的飯店,因為飯店和度假村並非整合在一起,客人可能當場就要看影片的成果然後當場就要DVD。這時候就要直接看把攝影機接上電視,讓客人看毛片,客人滿意後,再快速剪輯和燒錄DVD。在泰國的船宿船上工作,甚至可能有客人訂當天來回的行程,早上兩潛下午一潛,為了滿足這樣的客戶需求,攝影師得放棄第三潛的拍攝機會,兩潛後就直接在船上後製,在船上不比在陸地上的工作室,可能很多人來來回回走動,會干擾,這樣的工作環境對於攝影師來說壓力是很大的。更極端的例子,例如綠色和平組織要求即時上傳影像,以檢舉盜獵等違法的行為,這樣的工作是晝夜不分阿,畢竟很多盜獵者會利用夜色掩護犯罪行為。

 

善用快速鍵

善盡量學習FCP的快速鍵,善用快速鍵可以加快工作流程,例如利用alt+Command+B可以快速進行色偏的修復,利用option+r來演算上色,利用Command+T來加上轉場特效Cross solved。如果是舊版的FCP,有些快速鍵可能和新版的不同,也要注意,例如可利用Ctrl+J來關閉影片片段

 

特效

利用調整速度來改變影片片段的效果。例如拍一大堆人入水,如果按照正常速度播放顯得太單調無聊,但若把影片播放速度調成250%,看起來就有趣多了,這樣的效果可以利用FCPRetime功能來達成。FCP X預設只能選200%,但可以Reset Speed250%

 

FCP的特效分成視覺特效和音效,通常影片的開頭會用additive dissolve。其他的音效就用cross fade來。利用cross fade的時候,除非你要特別強調音樂的開頭效果才不用cross fade,例如音樂中有「登」的一聲,也有可能要修cross fade的特效預設長度。要注意可能要讓兩音軌有部分重疊,這樣轉場的時候會比較順暢,不過還是要跟影片同步,就要看影片的性質而定。音樂怎麼跟影片同步?最簡單的原則是從陸地跳到水下,和從水下到船上,就是換音樂的時機!音樂要跟著影片的調性走。

 

成品輸出

MacOS X上可以利用iDVD來燒錄光碟。要注意,新的蘋果電腦就沒預設安裝iDVD,如果要輸出成DVD,建議利用iLife11’的安裝光碟安裝。線上的Appstore已經把iDVD拿掉了。因為就蘋果的角度來說,未來光學的裝置會被取代,網路和其他媒體會漸漸取代DVD,於是蘋果已經不預設安裝iDVD。如果不用iDVD,也可以利用Toast來燒。

 

要特別注意日本客人,在日本的DVD播放系統採用NTSC,如果不確定的話,就兩種格式都輸出交給客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gicFX 的頭像
    MagicFX

    九潛一深

    Magic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