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爾地夫導潛,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大概需要六個月的訓練時間才能夠讀懂海流。
影響海流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要在馬爾地夫理出一個大原則,那就要先了解馬爾地夫的地理位置和環礁的形狀。漲潮退潮主要受月相影響,而漲潮的時候,通常海水會往斯里藍卡的方向流,如果潛點是在環礁的東邊,那麼就會是往環礁外流,如果潛點是在環礁的西邊,那就會是往環礁內流。
圖說:馬爾地夫的東北邊是斯里藍卡,東南邊是印尼,西邊是非洲。
圖說:環礁內部的深度大概80-120m。但是外圍大概3000m深,Ari Atoll和Male Atoll兩個環礁中間也有2000m深。
圖說:in或out是相對的。
流進環礁的海水來自大洋,通常比較清澈,能見度較高,但相對來說也比較少浮游生物。流出環礁的海流,會有比較多浮游生物,能見度較差,但是比較容易看到大物。
在環礁的西邊,如果遇到往外流的海流,又剛好是黃昏,就建議不要潛水,因為炫光會讓你不容易看到漂浮在海平面上的潛水員,而這股海流會衝向非洲!如果在環礁的東邊,即使被往環礁外流的海流帶出環礁,也可能會先抵達其他島嶼或環礁,相對來說還安全一點。
馬爾地夫有很多小型的海底山,稱為Thila,在小的Thila潛水,那入水前就要請大家先準備好,幫客人檢查。請大家要先準備好再入水。還要注意海流會分流,如果你剛好找到海流的分岔點(apex),可以停在那裡不必移動,然後好好的欣賞魚群。大的Thila通常無法繞一圈,所以要選對邊,很可能一邊是沙地一邊是洞穴,例如Bodu Thila,如果選錯邊就可能會看不到你想看的生物。
另外,要注意channel/corner/out reef的差異。channel就是大環礁外圍的小環礁中間的海峽,海峽的海流通常最強,可能會有很漂亮的珊瑚或是大鯊魚,但比較不適合初學者。Corner就是介於channel和out reef中間的岬角。像Bathala Magga Kan Thila就是個例子,在corner潛水不像channel海流那麼強,但又可以看到比較多大型的鯊魚,遇到向環礁外流的海流,就要注意是不是會被帶到Outreef以外的地方。
圖說:小環礁中間的海峽。
以上只是大原則,最可靠的辦法還是自己背重裝下去檢查海流,最好下到7m才不會被表層流迷惑。
實用快速連結和泰國即時新聞 / 相關書籍
Loading...
Loading...
- Jun 22 Fri 2012 01:47
解讀馬爾地夫的海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