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快速連結和泰國即時新聞 / 相關書籍




Loading...
Loading...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B17 Blackjack美軍二戰轟炸機殘骸,是很適合技術潛水初學者的訓練場,能見度高,深度在45-50m,且在戰機殘骸旁邊有一峭壁,峭壁上已經設置了下潛導繩,除了可以幫助潛客上升下降,還可以在在5m和10m下潛導繩上各掛一瓶32%高氧。那要怎麼設置電腦表?要怎麼看懂電腦表提供的資訊?

首先在高氧模式下設置
Primary Mix1 => 21%
Primary Mix2 => 32%
當我從45m上升到可以使用32%高氧而不會氧中毒的時候,D6i左下角O2%的數字就會閃爍,提醒你已經可以切換氣源,如果在無法切換的深度,D6i則不會讓你切換,這是防呆設計。

下到45m過了約3分鐘,No Deco變成0,然後開始顯示ASC TIME和Celling 3.0,對於沒有減壓潛水經驗的人來說,如果沒有先讀懂D6i手冊,可能會看不懂這兩個數字的意義。ASC TIME代表上升至水面所需的最低時間,Celling則代表最小減壓深度,然後Celling下面的數字旁邊會有箭頭符號,如果是向上的箭頭,代表你比「最大減壓深度」還深,必須上升到比「最大減壓深度」還淺的深度,然後箭頭會消失,但這時減壓比較慢,最好持續上升到出現沙漏的符號,然後等ASC TIME變成0,接著進行3-6m的安全停留,等安全停留也完成,就可以回到水面。

如果當天的海況不好,在Personal的設置可以從0調成1或2,2比1更保守,幸好當天我潛B17的時候,正中午陽光普照,無流能見度也超好,有浪但因為有下潛繩,算是很理想的海況,因此我把Personal設成0。

即使你不打算學技術潛水,也該了解電腦表的減壓模式,因為即使在休閒潛水深度範圍內,你還是有可能在較深的地方待太久,不小心超過免減壓極限,還是得知道怎麼電腦錶的減壓模式怎麼運作以防萬一。

Magic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第一次沉船潛水是在泰國的斯米蘭,那時候潛的是一艘台灣藉的漁船,船艙有許多空洞,裡頭還充滿了空氣,可以把頭伸進去充滿空氣的空洞再縮頭回海水,後來又到了印尼土藍奔沉船,潛進船艙,看了超大隆頭鸚哥和其他小動物,甚至夜潛進船艙。隨著潛水旅行的經驗增加,我慢慢了解,要在水下看沉船其實並不太難,原因是船的數量本來就比較多,也有很多渡假村刻意把報廢的漁船或是貨船弄沉,打造成人工魚礁吸引潛客。這時候,我的目標就轉向戰機了。

巴布亞紐幾內亞在二次大戰期間戰況激烈,有許多美軍和日軍的戰機在此海域沉沒。像是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因為油箱的鈑金不厚,加上日軍的飛行員整體素質沒有美軍齊,很容易被轟,但是要找到完整的殘骸比較不容易,在巴紐的Kimbe Bay有一艘很完整的零式戰鬥機殘骸躺在20幾米深的海底,因此很多人前往Walindi渡假村潛水看這艘戰機。而要找到完整的美軍轟炸機殘骸就更難了,B17 Black Jack就是非常稀有且完美的美軍二戰轟炸機殘骸,因為當初迫降的時候,只有機鼻受損,其他部位完好無缺,即使現在離1942年已經有72年了,Black Jack的螺旋槳仍然可以轉動!

為什麼Black Jack可以保存的這麼好呢?Black Jack殘骸在退潮時深度是45m-50m,漲潮時加個3m。這其實是很有趣的深度,為什麼呢?因為剛好超出休閒潛水的深度範圍,沒技潛執照的人只可以下40m鳥瞰待五分鐘,等於是一首歌的時間,不超出免減壓極限,摸不到戰機,可以減少破壞,而經驗夠豐富的潛客可以下45m-50m稍微超出免減壓停留極限,然後在10m和5m減壓停留,吸空氣或高氧瓶,不會讓潛水計畫太複雜,也不會停留太久,對戰機的破壞有限。要在巴紐執行太複雜的技潛有風險,畢竟最近的減壓艙在Port Moresby,一般船宿和潛店不會想冒這種風險。而且一般業餘壓克力防水殼只能耐40m,只有願意買專業防水殼的人可以拍到好照片,也減少了Black Jack在網路上曝光的機率。巴紐的境內交通昂貴又不便,只有有錢有閒有熱情有技術的人能下Black Jack潛水。殘骸在50m深還有另一個效應,那就是不會被造礁珊瑚覆蓋,看起來就像剛沉的一樣。

Black Jack沉沒的點的能見度通常不錯,流也不強,我刻意挑正中午下水,光線在水下50m仍很充足,而且戰機尾翼就在峭壁旁,峭壁上已經被安裝上繩索,只要順著繩索就能找到戰機,還可以將減壓瓶固定在繩索上,因此很適合技術潛水初學者,即使沒有受過技術潛水訓練,要玩Bounce Dive也不會太困難。
Black Jack的螺旋槳仍可以轉動,駕駛艙也可以坐人,非常有趣,過了一首歌的時間,我超想唱「再給我兩分鐘~~~~」阿!

從Tawali或是Tufi兩間巴紐最頂級的潛水店開船過去大概都是6小時,我2014/10/23去的時候,尚無法收到手機訊號,通訊困難仍有一些安全疑慮,不過,我們到村莊的水井取水時(水井是紅十字會幫忙蓋的),村民說過兩天基地台就會啟用,到時候就會有訊號囉!!不會潛水的人也歡迎來Black Jack,潛點旁邊的村莊叫Boga Boga那裡的白沙灘非常漂亮,而不敢下45m那麼深的人,也可以下另一個點Ridge,海流不強的時候有機會看到Rhinopias,流很強的時候就放棄搜尋Rhinopias,欣賞梭魚風暴也不錯。

Magic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幾內亞島上住了四個月,深深愛上這裡原始且生物多樣性高的自然環境,不管是陸地上的鳥類還是海底生物,新幾內亞更有全世界最多樣的語言,光巴布亞紐幾內亞就至少有800種語言,不同部落的文化、舞蹈、音樂、雕刻都有相當大的差異,而巴紐因為歷史因素,早期有澳洲統治者的支持,每年都會舉辦聚集各部落一起跳舞的盛會,也就是所謂的Sing Sing Festival,而在印尼屬地的西巴布亞則沒有這樣的活動,要想一次拜訪很多西巴布亞的部落,就得花上比較多時間和金錢,也得非常小心人身安全,所以我當初選擇到巴紐Tawali工作,而沒去位在西巴布亞的Raja Ampat四王群島。

因為巴布亞紐幾內亞很大,光一個省內的部落數量就足夠辦一場很大的Sing Sing秀,其中新幾內亞本島最著名的Sing Sing秀是Goroka / Mountain Hagen / Morobe / Enga,還有離島新英格蘭的面具節。一般觀光客參加的是Goroka和Mt. Hagen,因為這兩個城市分別位在東高地省和西高地省,高地部落的臉部化妝一般來講要比低地和離島的鮮豔,同時高地部落人喜歡向低地部落收購漂亮的貝殼,作為財富的象徵(高地不產貝殼,因此漂亮、稀有、易保純和交易的貝殼在高地可以作為財富的象徵),所以可以在Goroka和Mt.Hagen Sing Sing秀場上看到非常鮮豔的顏色,完全是人像攝影的天堂阿。Morobe show則主要邀請Morobe省的部落,當然也有高地部落和其他省的部落,但高地部落的數量沒有Goroka show和Mt. Hagen show那麼多。Enga省內的人比較少離開Enga省,和外界的接觸比較少,仍保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因此Enga省也自己舉辦一場Enga Sing Sing,藉此宣揚Enga省文化的獨特。新英格蘭的面具節在每年七月舉辦,新幾內亞本島的Sing Sing舞者比較少穿戴面具,多半是臉部彩繪,所以即使參加過本島的Sing Sing秀,也一定要去看很不一樣的面具節。

我本來想參加Goroka /Mt. Hagen show,但太晚聯絡飯店,最後得知比較高級的飯店都已經客滿,也曾嘗試聯絡在巴紐的台灣朋友看能不能提供協助,但最後想想自己一人前往還是會擔心被偷被搶,而7月的面具節則因為剛到巴紐,還沒注意有這活動就錯過了(Enga則是我到Morobe show之後才注意到的省,後來查資料才發現他們有自己的Sing Sing Festival),幸好10月初和我合作的德國&奧地利水攝麻豆告訴我2014年10月11-12兩天在Lae還有Morobe Show可以看,結伴前往的好處是吃住交通可以和她們分攤,也比較安全,巴紐的旅費相當高昂,在巴紐國內前往不同省份旅遊,開支就跟出國旅遊一樣。剛好10月中Tawali潛水的客人很少,就趁這次機會一起去Lae看Morobe show。Lonely Planet上寫十月底舉辦,事實上2014年的Morobe show是在10/11-12,所以最好先查證,不要完全相信Lonely Planet,即使是最新版的也是一樣,查證最快的方法就是打電話或是寫Email給該區域的國際大飯店,通常飯店都會有節目表供查詢,也可以幫客人安排嚮導或保全。

由於從Alotau飛往Port Moresby的飛機改時間,害我們趕不上10/10前往Lae的飛機,因此在Port Moresby機場請Airline PNG提供我們免費住宿,大概花了一個小時溝通,最後幫我們訂了靠近機場的Lamana飯店,免費機場接送,還給一人75Kina的用餐抵用卷,算是賺到了,因為當天禮拜五是巴紐的Pay day,很多人會到飯店的餐廳吃飯,或是酒吧喝酒跳舞,房價也比平常貴。Lamana的餐廳很不錯,房間也夠大,缺點是泳池很小,而且房間的隔音不好,睡覺時可以聽到酒吧的音樂。

從Port Moresby飛到Lae機場後,本以為飯店會提供接送,但打給飯店得到的答案是 - 直接在機場搭有寫Guard Dog Security標誌的計程車,一次44Kina。Guard Dog Security是澳洲人營運的保全公司,在犯罪率比較高的城市提供架設保護窗和保全的保母車接送服務,單程要價44Kina,回程到機場的話,會搭同公司的大巴和其他旅客一起到機場。車上除了司機還有另一位身材魁武的保全。坐上車以後,司機開始狂飆一小時到飯店,因為Lae有許多所謂的raskol會隨機擋下並搶劫路上的車子,raskol大部分是待業的年輕人,沒錢的時候臨時起意把車子擋下來後洗劫財物。從機場到飯店的路況並不是一路暢通,部分路段路況較差,車子還是得慢下來,無法一直保持高速。到了Lae International Hotel,請飯店安排地陪,地陪本身是飯店的行李搬運工作人員,沒有受過正式的解說訓練,英文程度不是很好,但基本溝通沒問題,我請他幫忙買票,然後再跟我們會合,這樣我們就不用親自在大太陽下排隊購票,比較舒適安全。

從Lae International Hotel到Sing Sing表演場地約10分鐘車程。Buffet一人55Kina,但也可以點餐。非住客可以付15Kina到泳池玩水,結果是假日的池水髒且人太多,泳池的過濾器沒開,犧牲了住客的權益。餐廳的食物不錯,只是酒類要會挑,如果白酒沒挑好可能會挑到太甜的,最後只能當甜點喝,跟歐洲人同行的好處是,酒單就交給她們處理,看不懂的食材單字也可以直接問她們。

Lae在1940年代曾被日軍攻佔,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二戰期間被盟軍轟炸過,現在是巴紐的重要工業城市和港口,因此Morobe Show選擇在Lae舉辦,Morobe show分成兩天,禮拜六主要是農業展,重頭戲Sing Sing則是在禮拜天,禮拜六的票價是10Kina,禮拜天則是12kina,也可以花95Kina入坐貴賓席。農業展的沒有什麼看頭,外國觀光客可以直接跳過,參加禮拜天的Sing Sing就夠了。會場人超級多,我們曾經多次被警告不要炫富否則容易被扒手盯上,把貴重物品鎖在飯店保險箱,帶遮陽傘、電話、相機、水、食物、少許金錢出門就好,可是我們在當地人眼中還是太顯眼,歐洲人太白了,很容易認出來是Dim Dim(當地人稱白人為Dim Dim,連我也不例外),最後德國水攝麻豆掛在手上的小相機還是被扒手給偷了,幸好記憶卡裡頭的舊相片已經下載到電腦後格式化,被偷的相機也是我們三人的相機當中最便宜的一台,不用拍照更可以專心享受表演,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建議想到巴紐看Sing Sing的朋友,除了和當地人同時,還可以到超市買當地人會穿的衣服和帽子穿,然後走路的時候要有自信,假裝自己在巴紐工作或是已經來過巴紐好幾次,如果觀眾台的上氣氛太High時,也要注意小偷會利用這樣的機會下手,相機看緊,錢帶少許放隱藏腰包,最好放在下腹部內褲的部位靠褲子掩蓋住,如果要攜帶比較大量的金錢走進人群(例如在機場或是在機場前往飯店途中需要停在超商買東西的時候),除了腰包,還可以考慮放一些進襪子或是同行女生的胸罩裡,以分散風險,或是乾脆只攜帶信用卡就好,有這些準備,就不用太擔心在巴紐旅行時的財物和人身安全。

Sing Sing在中午11:30舉行,現場非常炎熱,加上人很多,Sing Sing舞者繞場的時候還會趁表演空檔向觀眾席的小販購買冰棒、檳榔和飲水,本來我們很後悔沒多花錢買VIP票,但因為坐在小販區,卻得到更多近距離拍攝舞者的機會,而且當地人若覺得舞者表演的很好,會一直喊one more time,讓我有更多機會針對舞蹈來錄影和拍照。Sing Sing舞者會想辦法盡量在頭冠上塞上很多鳥毛,包括天堂鳥、雞毛、鸚鵡和鶴鴕毛,幾百位舞者站在一起甩動頭上的鳥毛,搭配敲擊竹筒、木頭和人聲,場面非常非常壯觀。可以看出有些部落比較內向,較少唱歌跳舞,有些部落則相當熱情,不僅狂唱歌跳舞,甚至會去挑逗鄰團的女生,每次出現這種嬉笑打鬧的畫面,巴紐的觀眾就會哄堂大笑,有些部落則是戰士上場,例如東高地省的Asaro mudman,就是讓戰士全身塗抹白色泥巴,頭戴泥巴面具,讓敵人以為是鬼魂而心生恐懼,所以Asaro泥人就不會唱歌跳舞,年輕的戰士拿著弓箭、棍棒,老人則揮動樹葉,可能是試圖擾亂敵人或是幫隊友偽裝,所有人緩慢移動並用面具的表情嚇唬你。而Ipu部落跳的舞和其他部落比起來複雜許多,比較接近台灣原住民的舞蹈,也讓我很驚豔。其他像West Sepik省Yeki族的粉紅色和白色眼罩,南高地省Erave族鮮豔臉部彩繪,Morobe省的船形帽子,Jiwaka省的眼淚臉粧,和Chimbu省的骷髏粧都非常精采,兩個小時的表演絕無冷場,相機快門數怒增1000+。

同行兩位麻豆離開Lae後繼續前往新英格蘭的火山死城Rabaul看火山和享受海灘假期,並前往Kimbe Bay的Walindi潛水看沉船,然後搭機回赫爾辛基再回維也納和慕尼黑,等待下次有潛水拍攝的機會再一起旅行,如果我順利出版巴紐潛水旅遊書,就會放她們美美的水下照片,九潛一深潛水社也從此增加兩名美麗的團員。我呢,決定不陪她們繼續旅行,獨自回Tawali等待10/18號的Milne Bay獨木舟節的獨木舟下水儀式,然後搭船到Tufi潛水看Black Jack美軍轟炸機並到Tawali北邊的離島潛水。一般旅遊書包括Lonely Planet只寫每年11月的第一個禮拜可以到Alotau看獨木舟節,事實上10月就開始的獨木舟雕刻儀式和下水儀式更為精采,可以看到很多傳統的儀式,敬請期待丁丁繼續報導2014年10/17號Mline Bay獨木舟下水儀式。

我很希望11月中回台灣後,這輩子能有重返巴紐看其他省份Sing Sing秀的機會,如果有人想找我組團到巴紐潛水,我會盡量結合Sing Sing秀,保證讓你相機快門數怒增四位數,目前我想到比較可行的組合是七月Walindi+Raubual潛水搭配面具節,有更多時間和金錢的話可以繼續前往Kavieng,八月/九月,Loloata或Tufi結合Mt. Hagen / Goroka,十月Madang結合Morobe Show,十月/十一月Tawali結合Milne Bay獨木舟節或是前往Trobrian島看鮮豔彩繪的Yam House。Sepik River在八月的時候會舉辦鱷魚節,但考慮到Sepik River的祖靈屋只限男性進入,且要搭很久的船才能到達部落,沿岸沒有比較高級的飯店,且Sepik River有很多鱷魚,我想很多人一定會嚇壞,要組團前往比較困難,因此暫時不會考慮將Sepik River排進行程,在Sing Sing秀場上還是能看到來自Sepik省的部落,只是不能進入祖靈屋罷了。總之我強力推薦大家到巴布亞紐幾內亞來旅遊,在巴紐旅行難度比較高,除了中文的旅遊資訊超少,也有很多禁忌要注意,例如去Trobrian島要先買檳榔或是雞豬送給長老打聲招呼等等,但我很樂意當同行的領隊/嚮導,協助解決這些問題!

Magic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綿是我們潛水的時候很常看到的動物,不過海綿不都是黃色乳酪狀的喔!真實的海綿在顏色和形狀上的組合非常多樣。


海綿主要分成三大類:

Class Demospongiae

在熱帶海域佔多數,有spongin fiber或siliceous spicules,例如桶狀海綿和象耳海綿。


Class Calcarea

在熱帶海域佔少數,溫帶海域比較多,骨針材質是碳酸鈣。


Class Hexactinellida

在熱帶海域休閒潛水範圍內看不到。


所以一般人潛水的時候,只要會分辨什麼海綿是屬於Class Calcarea就好了,剩下的種類就是屬於Class Demospongiae。在巴布亞紐幾內亞Milne Bay很容易找到碳酸鈣骨針海綿,最明顯的例子是Clathria sp.。在Ambon,有一種Ambon Frogfish,長得很像海綿Clathria mima,我自以為啦。回想第一次在海裡看到桶狀海綿是在印尼蘇拉威西的Bunaken,當時候我在TwoFish @ Bunaken拿AOW,上頂尖中性浮力課的時候,教練教我試著把拳頭放進開口大的海綿裡不要碰到海綿,然後再找開口更小的海綿重複這動作,最後找了一個開口超小的海綿,只能容納我的小指頭,還好我的小指頭沒有碰到海綿,AOW順利畢業。當時年紀小,還不懂得往煙囪狀的海綿裡看,看看有沒有龍蝦或isopod等動物躲在裡面,後來看潛水雜誌才發現海綿裡有聖誕老公公往煙囪投入的聖誕禮物。


回想高中時候念的普生教科書Campbell,就有一章專門介紹無脊椎動物,裡頭有海綿和海鞘的剖面圖,在教科書上看起來差很多,實際下海會發現,海鞘跟海綿常常混生,海鞘的鞘上往往披滿海綿,也就是說海綿和海鞘這兩種最簡單和最複雜的無脊椎動物,卻很容易讓新手混淆!詳情可以翻Campbell第九版,第32章An Overview of Animal Diversity,裡頭提到體制Body plans,還有從分子演化的觀點來分類,例如海綿沒有Hox基因等等。


海鞘基本上可以分成

1.Class Ascidiacea – Ascidians or Sea Squirts

2.Class Thaliacea:我在巴紐看過Doliola sp.

3.Class Appendicularia


一般人會分不清楚海綿或海鞘的是Class Ascidiacea,因為Ascidiacea是固著在珊瑚或石頭上生活。很有趣的是,海綿是沒有肌肉神經體制很簡單的無脊椎動物(大多數動物都有神經和肌肉細胞,海綿沒有,所以很容易被誤認成植物),海鞘則是最親緣關係最接近脊椎動物的無脊椎動物,兩者長得有點像,甚至混生。濾食動物,進水口,海鞘則有進出水口,另外如果仔細看,海鞘有一團器官,性腺+腸胃+心臟,多看圖鑑多潛水也可以幫助判斷。另外,海鞘會動,有時候會收縮,而海綿就比較像植物。

後來我到馬爾地夫的Ari Atoll,海綿的種類就少很多,很不容易看到桶狀海綿。不過還是發現了一些關於海綿的趣事。在馬爾地夫帶體驗潛水和技巧測試潛水的時候,我是在ConstanceHalaveli的Lagoon裡進行,,相較於Lagoon外的潛點,裡頭的生物多樣性並不高,兩年下來也潛過100遍有,有次無聊在海床上亂找新樂子,無意間發現海綿上有海參,而且海參的數量很多,後來查資料發現海參是利用海綿會濾食的特性來坐享其成,也就是「等在幫浦口」,每年過年打麻將的時候,如果我爸一直被三家碰來碰去,就會說「阿我是坐在A幫浦阿腳喔」,每次想起都會會心一笑。在海綿上還可以找到很多動物,例如我在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常常看到小小的橘色Isopoda集結上海綿上。應該也是跟海參有同樣的理由吧!?


相較於馬爾地夫,巴紐的海綿物種就多很多,這也可以從吃海綿的動物多不多看得出來,巴紐有很多專吃海綿的海蛞蝓,例如:Chromodoris strigata / Hypselodoris emma / Chromodoris collingwoodi / Aegires minor /Starry Glossodoris,在馬爾地夫則是常看到吃海綿的玳瑁。海綿有毒,但海龜跟海蛞蝓還是會吃,這世界上總是存在你的天敵阿!在MilneBay最明顯的例子是Starry Glosodoris,黑底白點,很像星空,專吃紫紅色的海綿Phyllospongia lamellosa,這種海綿和藻類共生,上層的質感很像包了一層熱塑膜,背光面則比較像海綿,一開始到巴紐,我還以為這是藻類,不過當我發現我們家導潛在帶客人的時候,都會去翻背面,而往往可以找到Starry Glossodoris,而且幾乎只會找到Starry Glosodoris,我後來查文獻,發現Starry是吃海綿,我這才確定,那是海綿,然後進一步發現那是什麼海綿,這種再發現的過程,是充滿樂趣的。


另一種在巴紐Milne Bay的優勢種海綿是象耳海綿,我看導潛地圖上被標成Elephant Ear Coral,其實這是錯的,應該標成Elephant Ear Sponge才對,只從形狀去推是不對的,不是長得象海扇就是珊瑚阿!其實要分辨海綿和珊瑚相對來說很容易,因為珊瑚有肉眼可見的觸手,不是六放就是八放,海綿沒有。


這樣,海綿、海鞘、珊瑚,會分了吧!

Magic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台灣海產店商人趕在蘇眉魚正式列入保育類動物之前,下海打蘇眉魚論斤論兩賣。

許多人開始分享國外的做法,包括馬爾地夫、印尼、帛琉等,並建議台灣應該跟進。我認為擬定政策和擬定商業計畫一樣,都一定要先進行SWOT分析,這是最基本的分析技巧,只會說別國怎麼做並一味模仿是不切實際的,你要考慮內部和外部的因素。我在印度洋太平洋諸島國累積了2000潛的經驗,觀摩了許多國家和潛店的做法,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並擬出一套可行的發展方向共大家參考。

澎湖有藍洞 綠島和蘭嶼有黑潮,墾丁海陸風光都很優美,東北角可以發展成微距攝影天堂。那為什麼這些點卻不像東南亞的知名潛點那麼有名?台灣雖然有黑潮經過,海洋生物多樣性高,但過漁的情況嚴重,要在台灣的海裡看到鯊魚、隆頭鸚哥、蘇眉、燕魚等潛客喜歡看的大魚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有潛點的海岸線的開發也趨於飽和,又沒有像菲律賓、印尼、東地汶、巴布亞紐幾內亞擁有很好的黑色火山沙潛點,要用水下景觀和生物多樣性跟東南亞諸國硬碰硬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利用東南亞諸國沒有的優勢才行。

台灣只要完全禁止沿岸捕魚,就可以吸引外國潛客來台?我想問題沒這麼簡單。在台灣要馬上下令全面禁捕是不可能的事情,台灣有根深蒂固的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要改變需要時間,甚至改變不了。假設台灣的海鮮文化短期內不會改變,也不要期望能夠改變,那該怎麼分階段慢慢改善台灣的海洋環境,讓更多人可以親近海洋,讓海洋生物可以快樂地在台灣生存呢?

我想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產業升級」,讓投入休閒產業的人有更多錢賺,也就是把入門技術門檻提高,簡單來說就是從漁撈業往觀光業發展,台灣最早是往水上活動和浮潛發展,同時默許當地漁民在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內捕魚賣給海產店,近年來則有越來越多業者往水肺潛水發展。很多人的盲點是產業升級就只是要將規模擴大,蓋大飯店,蓋多一點民宿,增加店內帶浮潛的教練和浮潛用具,其實不是,這只需要足夠的資金就可以做,講白一點,出租浮潛用具的生意連不識字的歐巴桑都可以做。海洋休閒的產業升級就是往水肺潛水+潛水度假村發展,就技術上而言,要經營一家潛水度家村絕對比民宿難很多,我想有上過PADIIDC的人就知道,詳情請參考PADIThe business of diving一書,在此就不贅述。不過,海洋休閒產業升級還要有市場,不然還是撐不起來。

背包客市場台灣搶不過東南亞,除了價格因素以外,還有所謂的Exotic - 異國風情。就價格而言,東南亞壓低價格的作法是,低價雇用當地導潛,聘請外國管理階層,吸引外國客群。也就是說,教學交給外國教練,FunDive交給當地導潛。台灣如果要仿效這樣的模式,要問兩個問題,第一,你用低薪雇用當地導潛是否有吸引力?年輕人願意幹嘛?第二,台灣有辦法吸引外國人來當教練嘛?另外,泰國和峇里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老外?簡單來說就是Exotic,異國風情。台灣很明顯不夠Exotic,那麼就得用其他優勢來彌補,不然是無法吸引外國觀光客的。很明顯,台灣最有異國風情的地方,就是原住民部落。有什麼地方是有原住民部落又是很好的潛水點?答案很明顯,就是蘭嶼。不過,這要看當地人的意願,達悟族不一定願意往高度商業開發發展。假設未來蘭嶼不往東南亞海島模式發展,那麼就得靠本島的潛水教學軟硬體做起,要吸引大量的西方人來台潛水短期內會有很大的難度。拼高端市場也有難度,因為台灣沒有環礁,而東沙群島位在各國邊境,有政治和治安上的考量,無法發展成水屋度假村,而且台灣的冬天水溫太冷,又有東北季風,若高級度假村只有半年可以營運,那麼旺季的營收就得能夠彌補淡季時的虧損,營運上會有很大的壓力。

我認為台灣應該定位成為「亞太中文潛水教學中心」。因為台灣有語言(中文+一般人簡單英文可以通)、治安好、基礎建設發達、食物好吃的優點,可是要考慮現在是M型的社會,你要拼低價,絕對拼不過東南亞,在東南亞不管船宿還是船潛都便宜,你要搶高端市場,也絕對拼不過奢華海島,例如馬爾地夫、夏威夷、大溪地、賽席爾。而且別忘了,沖繩就在台灣旁邊,食安問題嚴重加上安倍經濟學,日幣狂貶值,廉價航空齊飛,大家中秋節寧可多花一點錢到日本吃和牛燒肉,也不願意在家吃烤肉,會講日語的人也會傾向到沖繩或石垣去潛水。所以台灣要想辦法另闢出路。未來和中國的關係可能會更密切,是危機也是轉機,大量的中國客可能會排擠其他國遊客,但會帶來大量的中文客群,而這些客群極可能是英語能力不是很好,不敢自助到東南亞潛水,或是考慮到某些東南亞國家的治安問題不太敢去,也可能沒有足夠預算到馬爾地夫等奢華島嶼,另外也考慮到中國護照不好用,到很多國家都要辦手續繁雜的簽證,所以中國人傾向到簽證容易辦或不用簽證的國家旅行。同時,有許多住在東南亞的華人也喜歡到台灣來旅行或旅居,特別是馬來西亞和香港的年輕人,尤其最近香港的特首普選事件,讓很多香港人有移民台灣的打算。台灣剛好可以利用中文潛水教學吸引年輕人投入,台灣奔身也有很多打工度假回國的年輕人,相信去過澳洲以後,願意投身旅遊業的會很多。等潛水業者規模夠大,就可以有更多經費更新裝備,這會是正向的循環,要知道,到東南亞雖然便宜,卻有設備不好的疑慮,尤其是壓縮機和減壓艙,台灣有些潛店有新穎的壓縮機,加上台灣有設備完善且距離潛點近的減壓艙,可以充分發揮設備和安全上的優勢。關於水下的安全,現階段最需要處理的問題是水上摩托車和漁港問題,像墾丁後壁湖的水上摩托車業者竟然在有大量潛水客出沒的地方營運,這是非常危險的,漁港和潛水區也要劃分開,不然容易發生螺旋槳打擊潛客事件。問題是,你要怎麼趕走水上摩托車業者並勸國家公園內的漁民休漁?另外,台灣有強大的醫療,卻沒有完善的潛水保險體系作為後援,現有比較主流的潛水保險是DANAsia Pacific,如果國內保險業者可以針對潛水開發保險產品,相信會有更多人覺得安心會更願意投身潛水。台灣冬天的水溫不高,但可以在冬天的時候進行攝影、急救、魚類辨識、乾式防寒衣訓練等活動,或是利用冬天帶團到東南亞各國移地訓練。

在台灣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考慮到錢。除了要想到怎麼產業升級,還要想到怎麼分配產業升級後的利益?這一定要分階段實施,首先要有讓潛水的產值有一定規模,才有辦法談。像巴里島的土藍奔居民是不捕魚的,這在印尼很多島嶼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為什麼當地捕魚人心甘情願放下魚槍和魚網,投入保育和潛水產業?簡單來說,就是有拿到錢,而且拿到的比原本還多。對於以前的土藍奔人來說,賺錢的途徑基本上就是當農夫、養雞鴨、打魚,沒有太多選擇,所以當他們發現禁漁可以大幅增加收入,全村的人就會毅然而然地投入,很團結。但在台灣不一樣,台灣有比較多賺錢的方法,在海中沒魚可以看,吸引不到潛客,他們還可以做其他生意,例如開民宿或是到墾丁大街做生意等等,也就是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保護好海洋需要長期投入,獲得的利益又不確定會不會進自己的口袋,所以一定會有人傾向掠奪海洋公共財。

如果我們要學帛琉抽出海稅,這些稅要怎麼分配?如果單純用戶籍來分配,肯定會有人投機,把戶口遷過去拿錢。或許把經費撥給漁會,讓漁會利用這筆經費去鼓勵休漁,輔導漁民轉行投入觀光業,例如將漁船改造成潛水船,並輔導漁民取得潛水技術甚至教練執照會比較實際。然後學習帛琉,利用這筆經費去雇用水警,,取締非法漁撈,從當地社群的失業人口中雇用或許是不錯的做法,可以提供當地人就業機會,也可以徵用原先在潛點畫地盤的水上摩托車業者,利用水上摩托車來巡視。只是在台灣不能以這樣的名目來實施,就我的建議,台灣定位在中文潛水教學中心,應該要針對的是教學潛點來抽稅,例如到後壁湖、萬里桐、龍洞公園上海洋實習要額外買門票,然後利用這些經費修繕潛水教學設施,例如樓梯、沖水設備、更衣間、急救設備、教室等等。學帛琉抽FunDive出海稅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一旦抽稅,就會排擠原先計畫在台灣的FunDive客群,轉往東南亞FunDive。

當台灣已經成功發展成中文水肺潛水教學中心以後,下一步還可以往「中文水中攝影教學/販售/維修中心」發展。台灣的電子製造業很發達,必須發展自我品牌,發展成維修保養和水中攝影教學基地,這是參考泰國龜島的作法。龜島有許多英國人開設的水攝教學中心,吸引了不少西方年輕人長期待在島上學習水攝。台灣已經有很多人掌握了單眼的技巧,而且陸地上熱門的攝影地點一到假日一定是被攝影人擠的水洩不通,要拍個101煙火都要一大早就到象山卡位,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會失去攝影的樂趣,潛水加攝影是新的方向,入門的門檻比較高,潛水和攝影技術都要好,又要有錢,基本上比較不會發生一堆人擠在潛點拍照的問題,可以讓攝影人重拾拍照的樂趣。台灣有很多很好的水攝高手,要找師資絕對不是問題。發展自我品牌的原因是避免競爭對手在網路上低價競爭。現在網購很流行,網路上的價格一定會比實體店面還要低一點,為了避免網購削價競爭,有個很明確的作法是自己發展水攝用品品牌,若能搭配良好的水攝教學環境,就會吸引夠多人投入水攝。除了自我品牌,還可以往客製化走,日本的Moby客製化防寒衣,一件竟然可以賣到十萬日幣,強調合身和高品質的材質,竟然可以賣到一般防寒衣三倍以上的價格。而光學和金屬加工對於台灣的製造業者來說也不是太困難,如果能夠讓使用者客製化水攝用具,我想也是有市場的。

台灣目前關於潛水和海洋生物的中文科普/旅遊書籍並不多,自己的媒體自己救,潛水書製作成本高,除了要到世界各潛點旅遊,也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包括中性浮力+攝影技術+海洋生物知識,而記者多半是文學背景,少有生物學訓練,所以我並不期待台灣媒體會投入很多心力在海洋生態/潛水活動報導上,即使有也不是很專業,於是自己寫了兩本潛水書,目的就是減少資訊不對稱問題,你必須要教育消費者,消費者才知道怎麼選擇好的店家,不然消費者只會從價格上去比較,詳情可以參考我寫的「如何減少潛水產業資訊不對稱問題」一文。除了教育消費者,媒體還可以發揮宣傳的力量,台灣目前很欠缺水攝比賽和水攝研討會,原因還是很簡單,因為比賽和研討會都會在東南亞辦,便宜潛水環境又好,不過多半是用英語舉行,所以台灣可以考慮辦個限定華人參加的比賽,並邀請華人水攝大師用中文舉辦研討會,先把場子炒熱起來,再慢慢擴大規模會比較容易。

等到潛水產業夠成熟,還可以學習澳洲大堡礁的做法,和餐廳合作,如果某家餐廳不供應魚翅和保育類動物,就在潛店和潛水船上貼上該家餐廳的Logo,也可以發折價卷給餐廳,讓到該餐廳消費的客人享有優惠,這會是很不錯的異業結盟模式。

結論:
台灣應該往「中文潛水教學基地」+「中文水中攝影教學/器材販售維修保養基地」方向發展,而不是單純仿效國外的做法,必須基於SWOT分析才能擬出正確的政策走向,並利用異業結盟和消除資訊不對稱的方式,來避免劣幣逐良幣。下次看到蘇眉魚的時候,記得想起我寫的這篇文章。

Magic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